中新網西寧9月18日電 (羅雲鵬)“經上月末對瀾滄江源水生生物資源調查,得出瀾滄江源水體質量和水生生物資源狀況繼續保持良好”,18日,青海省農牧廳漁業環境監測站工程師李柯懋說。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之一,作為世界第六長、亞洲第三長河流,瀾滄江由北向南地跨中國,老撾,泰國和越南等六國,流域面積達81萬平方公里,素有“東南亞母親河”、東方“多瑙河”之稱,流域內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為沿岸7000餘萬人提供著包括淡水、食物與營養、以及調節氣候等多種生態服務。
  李柯懋介紹,瀾滄江源水生生物資源調查活動於8月下旬開始,是該省繼長江源區科考及黃河源區本底調查後,又一次重要的水生生物專項調查活動。調查中,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西南大學等單位作為技術支撐參加,累計行程3000餘公里,對瀾滄江源主要河流吉曲、扎曲和子曲開展水生生物資源、水生生境狀況、魚類致危因子及涉水工程建設等方面的調查,共設調查段面7個。
  據瞭解,瀾滄江全流域分佈魚類162種,河源記載有11種,其中青海省境內分佈有8種,瀾滄裂腹魚、裸腹葉須魚、細尾鮡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其中,瀾滄裂腹魚併列入青海省級重點水生生物保護名錄。此次共調查到瀾滄江土著魚類4種,外來魚類1種,水生維管束植物10餘種,底棲動物6種,兩棲動物2種,確定土著魚類產卵場2處。
  “這些水生生物資源對維繫魚鳥共生體系和生態平衡起著關鍵性作用,是中國青藏高原生態環境鏈條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生態、經濟、科研和文化價值”,李柯懋說,“此次調查科考活動旨在摸清瀾滄江源水生生物資源基本現狀,為今後三江源水生生物保護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學數據支撐”。
  李柯懋介紹,瀾滄江河源流域藏族群眾對水生生物保護意識很強,漁業生態環境基本沒有受到人為活動的影響。
  “目前對水生生物和水生生境主要的潛在威脅主要是已建成的5座水電站和今後規劃的涉水工程,這些工程的建設使水生生境片段化,影響魚類的繁衍生息”李柯懋表示,瀾滄江源區域一些不規範的放生活動使得外來物種開始擠占土著魚類生存空間。(完)  (原標題:青海:瀾滄江源水生生物資源狀況繼續保持良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c91ycdzj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